“這份榮譽既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,更是對我工作的肯定?;貧w崗位,我會珍惜榮譽,保持本色,謙虛謹慎,繼續在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,努力奮斗……”興仁市潘家莊鎮下溪村第一書記、駐村組長劉永芳,在得到2020年“全國先進工作者”表彰后,接受記者采訪時仍難掩心中激動之情。
今年46歲的劉永芳,是黔西南州興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,也是潘家莊鎮下溪村第一書記。2015年5月以來,她先后三次以第一書記、駐村組長的名義來到興仁市潘家莊鎮下溪村,一頭扎進貧困戶家中,從精準識別貧困戶,到精準施策、發展產業,下溪村正悄然發生著變化。寬敞明亮的新房建起來了,特色產業抓起來了,老百姓精神抖擻,村里更是生機勃勃。
全國先進工作者劉永芳
駐村4年,她寫了35個筆記本、200余萬字的駐村日志,不僅記錄了村里的點滴變化,還講述著鄉親們脫貧、走上致富道路的一個個感人故事。
村民都說,劉書記來的這幾年里,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……
沉下身子,和群眾心連心
潘家莊鎮下溪村位于興仁市西北方向,戶籍人口910戶3531人,建檔立卡貧困戶177戶745人,屬一類貧困村。
2015年5月,劉永芳積極響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,主動請纓來到下溪村,就此開啟自己的駐村幫扶工作。
“老人家,今天來就是想看看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幫助,對村里發展有什么建議,您都可以和我說說?!眲⒂婪蓟貞浧鸬谝淮巫咴L空巢老人羅應典家時的情景,雖然自己熱情洋溢地和老人交流,但是老人對她這位陌生的來訪者并不歡迎?!皼]辦法,我只有一次次走訪,看到老人缺什么就補齊,幫助他聯系維修房屋,最后老人終于動容,現在每次去看望老人,他言語間都充滿著感謝?!?/p>
“沉得下身,才來駐得了村,才能和老百姓心連著心,如果不做出些事實,老百姓憑啥相信自己呢?”劉永芳說,為迅速掌握村情民意,她駐村工作開始后,立即帶著村兩委人員開展入戶調查,并把每天的工作詳實記錄。
今天走訪獨居老人、明天為村民爭取養殖補助金、接著幫著聯系工人為村民維修窗戶……在劉永芳接下來的駐村生活里,都是與村民的點點滴滴。
駐村一個多月,劉永芳遍訪全村12個村民組910戶村民,以詳盡的圖案、文字、照片等記錄了每一戶人家的居住位置、生產生活情況等,組織召開貧困戶精準識別群眾大會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進行通報,并逐戶對能否納入“貧困戶”進行了詳實分析。
“村子要發展,關鍵看支部?!彼耘e辦主題黨日活動、請掛村領導上黨課、到黨員家中一起學習、帶領黨員觀摩產業發展等方式激發黨員學習和干事熱情。并且還多方爭取經費,對村活動室環境進行了改造,增設電腦、文件柜等辦公設施,進一步改善了服務群眾硬件設施。
與此同時,她協助村里爭取各級各類幫扶資金,實施危房改造91戶、住房安全保障工程82戶、“溫心愿”項目262戶;完成12公里組組通公路和15公里串戶路建設,實現全村12個村民組通組路、串戶路建設全覆蓋貫穿;完成自建水沖式廁所125個,完成庭院硬化4800平方米,受益農戶240戶,實現戶戶通自來水;實施河道治理5千米、雨污水處理管網建設8千米,建成廣場兩個;實現廣電網絡、寬帶全覆蓋……
做好“兩業”,助群眾就業增收
基礎生活條件改善后,就業增收是首要問題。如何做好“兩業”文章?是一個難題。
“今年養殖情況怎么樣?”
“化肥、薄膜充足不?工廠開始生產了沒……”
“是想再繼續發展種植養殖業,還是外出務工?”
在“兩業”文章上,劉永芳介紹,她和村干部逐戶走訪,了解貧困戶對種植養殖、外出務工等需要,因戶施策制定了一系列鞏固提升幫扶方案,邀請專業人員開展電工、農業實用技術、家畜飼養、家政服務、電子商務等培訓,采取崗位推薦、以工代賑等措施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。
當前,下溪村共1400余人外出或就近務工?!拔覀冞€積極組織村民開展農業生產、家畜家禽養殖、蜜蜂養殖等,全村各類養殖戶100余戶,爭取到薏仁米種植化肥補貼30噸,生豬、牛羊補欄補助金30余萬元?!眲⒂婪颊f,這些舉措,為有效增加農戶收入提供了保障。
此外,為轉變部分村民等、靠、要思想,劉永芳利用農民講習所、群眾大會、院壩會、入戶宣講等開展感恩教育,并組織開展文明戶、感恩戶等評選活動,讓群眾的“心”熱起來、“行”動起來,爭當脫貧致富的模范典型。
駐村以來,劉永芳組織開展感恩教育100余場(次),村民接受教育達100%,評選表彰文明衛生戶、感恩戶400余戶,使鄉風文明建設一躍成為全市學習的典范。
三次駐村,書寫脫貧答卷
“幫扶工作,必須要沉下身子,進農家、說農話、干農活、曉農事、暖農心,才能做到心中有底、才做得到真正幫扶?!本褪沁@種獨特的農村工作法,下溪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劉永芳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。
2016年5月,圓滿完成駐村任務后按規定輪換,劉永芳回到了原單位的工作崗位。
2017年11月,正值興仁市決勝脫貧攻堅階段,她又一次踏上了下溪村這片熱土。
2020年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,劉永芳更是責無旁貸地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。
回顧這幾年的駐村收獲,下溪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就像放老電影一樣,幾乎都能在劉永芳的腦海中一一閃現而過:實施危房改造、住房安全保障、白家沖特色民居改造、民族風情廣場建設、完成易地扶貧搬遷64戶262人(生態搬遷15戶76人)、發展食用菌種植……
一項項幫扶政策的落地落實,劉永芳成為村民眼中的“給力書記”。在她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,2017年底,下溪村摘掉了貧困村的“帽子”,剩余貧困戶也在2019年年底全部脫貧。
掃描印象黔西南公眾微信二維碼,獲取更多精彩!
(作者 | 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錢凌蕓 編輯:印象黔西南)
“這份榮譽既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,更是對我工作的肯定?;貧w崗位,我會珍惜榮譽,保持本色,謙虛謹慎,繼續在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,努力奮斗……”興仁市潘家莊鎮下溪村第一書記、駐村組長劉永芳,在得到2020年“全國先進工作者”表彰后,接受記者采訪時仍難掩心中激動之情。
今年46歲的劉永芳,是黔西南州興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,也是潘家莊鎮下溪村第一書記。2015年5月以來,她先后三次以第一書記、駐村組長的名義來到興仁市潘家莊鎮下溪村,一頭扎進貧困戶家中,從精準識別貧困戶,到精準施策、發展產業,下溪村正悄然發生著變化。寬敞明亮的新房建起來了,特色產業抓起來了,老百姓精神抖擻,村里更是生機勃勃。
全國先進工作者劉永芳
駐村4年,她寫了35個筆記本、200余萬字的駐村日志,不僅記錄了村里的點滴變化,還講述著鄉親們脫貧、走上致富道路的一個個感人故事。
村民都說,劉書記來的這幾年里,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……
沉下身子,和群眾心連心
潘家莊鎮下溪村位于興仁市西北方向,戶籍人口910戶3531人,建檔立卡貧困戶177戶745人,屬一類貧困村。
2015年5月,劉永芳積極響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,主動請纓來到下溪村,就此開啟自己的駐村幫扶工作。
“老人家,今天來就是想看看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幫助,對村里發展有什么建議,您都可以和我說說?!眲⒂婪蓟貞浧鸬谝淮巫咴L空巢老人羅應典家時的情景,雖然自己熱情洋溢地和老人交流,但是老人對她這位陌生的來訪者并不歡迎?!皼]辦法,我只有一次次走訪,看到老人缺什么就補齊,幫助他聯系維修房屋,最后老人終于動容,現在每次去看望老人,他言語間都充滿著感謝?!?/p>
“沉得下身,才來駐得了村,才能和老百姓心連著心,如果不做出些事實,老百姓憑啥相信自己呢?”劉永芳說,為迅速掌握村情民意,她駐村工作開始后,立即帶著村兩委人員開展入戶調查,并把每天的工作詳實記錄。
今天走訪獨居老人、明天為村民爭取養殖補助金、接著幫著聯系工人為村民維修窗戶……在劉永芳接下來的駐村生活里,都是與村民的點點滴滴。
駐村一個多月,劉永芳遍訪全村12個村民組910戶村民,以詳盡的圖案、文字、照片等記錄了每一戶人家的居住位置、生產生活情況等,組織召開貧困戶精準識別群眾大會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進行通報,并逐戶對能否納入“貧困戶”進行了詳實分析。
“村子要發展,關鍵看支部?!彼耘e辦主題黨日活動、請掛村領導上黨課、到黨員家中一起學習、帶領黨員觀摩產業發展等方式激發黨員學習和干事熱情。并且還多方爭取經費,對村活動室環境進行了改造,增設電腦、文件柜等辦公設施,進一步改善了服務群眾硬件設施。
與此同時,她協助村里爭取各級各類幫扶資金,實施危房改造91戶、住房安全保障工程82戶、“溫心愿”項目262戶;完成12公里組組通公路和15公里串戶路建設,實現全村12個村民組通組路、串戶路建設全覆蓋貫穿;完成自建水沖式廁所125個,完成庭院硬化4800平方米,受益農戶240戶,實現戶戶通自來水;實施河道治理5千米、雨污水處理管網建設8千米,建成廣場兩個;實現廣電網絡、寬帶全覆蓋……
做好“兩業”,助群眾就業增收
基礎生活條件改善后,就業增收是首要問題。如何做好“兩業”文章?是一個難題。
“今年養殖情況怎么樣?”
“化肥、薄膜充足不?工廠開始生產了沒……”
“是想再繼續發展種植養殖業,還是外出務工?”
在“兩業”文章上,劉永芳介紹,她和村干部逐戶走訪,了解貧困戶對種植養殖、外出務工等需要,因戶施策制定了一系列鞏固提升幫扶方案,邀請專業人員開展電工、農業實用技術、家畜飼養、家政服務、電子商務等培訓,采取崗位推薦、以工代賑等措施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。
當前,下溪村共1400余人外出或就近務工?!拔覀冞€積極組織村民開展農業生產、家畜家禽養殖、蜜蜂養殖等,全村各類養殖戶100余戶,爭取到薏仁米種植化肥補貼30噸,生豬、牛羊補欄補助金30余萬元?!眲⒂婪颊f,這些舉措,為有效增加農戶收入提供了保障。
此外,為轉變部分村民等、靠、要思想,劉永芳利用農民講習所、群眾大會、院壩會、入戶宣講等開展感恩教育,并組織開展文明戶、感恩戶等評選活動,讓群眾的“心”熱起來、“行”動起來,爭當脫貧致富的模范典型。
駐村以來,劉永芳組織開展感恩教育100余場(次),村民接受教育達100%,評選表彰文明衛生戶、感恩戶400余戶,使鄉風文明建設一躍成為全市學習的典范。
三次駐村,書寫脫貧答卷
“幫扶工作,必須要沉下身子,進農家、說農話、干農活、曉農事、暖農心,才能做到心中有底、才做得到真正幫扶?!本褪沁@種獨特的農村工作法,下溪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劉永芳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。
2016年5月,圓滿完成駐村任務后按規定輪換,劉永芳回到了原單位的工作崗位。
2017年11月,正值興仁市決勝脫貧攻堅階段,她又一次踏上了下溪村這片熱土。
2020年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,劉永芳更是責無旁貸地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。
回顧這幾年的駐村收獲,下溪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就像放老電影一樣,幾乎都能在劉永芳的腦海中一一閃現而過:實施危房改造、住房安全保障、白家沖特色民居改造、民族風情廣場建設、完成易地扶貧搬遷64戶262人(生態搬遷15戶76人)、發展食用菌種植……
一項項幫扶政策的落地落實,劉永芳成為村民眼中的“給力書記”。在她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,2017年底,下溪村摘掉了貧困村的“帽子”,剩余貧困戶也在2019年年底全部脫貧。
掃描印象黔西南公眾微信二維碼,獲取更多精彩!
(作者 | 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錢凌蕓 編輯:印象黔西南)
贊賞金額:¥元
【免責聲明】
該文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本人,印象黔西南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素材、版權屬于原作者,轉載素材僅供大家欣賞和分享。
投稿郵箱:yxqxn@foxmail.com